- 积分
- 7325
- 最后登录
- 2018-11-2
- 精华
- 0
- 阅读权限
- 0
- 主题
- 349
- UID
- 768908
- 帖子
- 16572
- PB币
- 14165
- 威望
- 116
- 贡献
- 1
- 技术
- 30
- 活跃
- 865
- UID
- 768908
- 帖子
- 16572
- PB币
- 14165
- 贡献
- 1
- 技术
- 30
- 活跃
- 865
|
发表于 2015-7-27 10:25:46
|显示全部楼层
《围城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说西洋赶驴子的人,每逢驴子不肯走,鞭子没有用,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,唇吻之上,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,于是一步再一步,继续向前。嘴愈要咬,脚愈会赶,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。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,得看驴夫的高兴。
钱钟书先生最后的结论是:一切机关里,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。
但我总觉得,既是西洋的故事,那故事里的驴该是西洋驴,驴夫自然也是西洋的驴夫。我们的国情不同于西洋,民族气质也有很大的差异,所以驴夫赶驴的技巧也一定会有所不同。就实际操作技巧而论,中国的驴夫应该更胜一筹,因为他们更懂的因驴而异,灵活变通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驴子有很多种,赶法自然也不能一成不变。总拿着一串老掉牙的胡萝卜在他们面前晃,部分耐性不够驴的馋劲就会被磨光的,最后不但不会再走一步,反而会变的脾气暴躁,遇到个别厉害角色,甚至有被摔下来的危险。
所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笨驴。
无独有偶,关于驴子的哲学,我们学校有位老师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:说在五十年代吃大锅饭时,生产队里的牲口是统一饲养,然后再统一分配给小组使用的。遇上农忙,每天一大早天不亮,社员们便开始排队领牲口,因为来得越早,越能挑到既勤快又听话的好牲口,干起活来也省心省力。所以,每天牲口圈里都会剩下几头倔驴没人领,因为他们不但懒不肯买力干活,而且脾气大,不好驾驭,自然没人愿领,结果他们在牲口圈里闲了一天。而那些“精英”们,一天下来累的筋疲力尽,也无非是晚饭时多得到一瓢料而已。
这类买力干活而又没有多少实际好处的,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笨驴。对于它们,驴夫是不用费脑筋对付的,只需每日喂料时,轻轻抚摩一下它们的背,表示喜欢就行了。
至于那几头倔驴,驴夫的惯用伎俩是软硬兼施,恩威并用。先是打击排挤,让你日子不好过,等到你的心灵防线快要崩溃的时候,再摆出一副感化员的嘴脸,给你点机会或小恩惠 |
|